今天你想看什么

上海被评为全国对人才最友好城市,凭什么?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座人民城市,必定也是一座群英荟萃之城。

  前不久出炉的《2024年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显示,上海位居人才友好型城市榜单全国第一,人才优势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据悉,截至2022年底,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738万人。

  数据不能代表全部,但人的“体感”与数据是相吻合的:“上海就是人才的风口”“在上海,创新创业并不孤单”……这些声音道出了上海一大批人才共同的感受。

  如何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更好融入上海、更好干事创业?今年1月,上海市人才工作局挂牌成立。16个地区也于5月分别组建了区人才局,科技、教育、经信、金融等重点部门都设立人才工作处。

  多方协同形成合力,上海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拥抱全球人才。

  吸引世界级人才,要有世界级平台

  坐落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创新药企原启生物,最近迎来一个好消息:其自主研发的OriC613注射液已获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可在国内正式开展针对晚期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

  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何晓文9年前选择回国创业时,就为国内尤其是上海日新月异的科创环境所震撼。他感慨,“60后”“70后”出国时,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但现在差距逐渐消失,在一些领域甚至已经领跑全球,“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非要出国求学,因为他们跟的教授水平不比国外差,正在做的项目热度不比国外低”。

  事业留人才是真留人。上海人才工作者形成共识:要始终坚持以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吸引集聚世界级的人才。

  近年来,上海初步搭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才干事创业舞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建设,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装置等近20个重大科学设施,集聚起一批从事基础前沿领域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李政道研究所、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国际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等20余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前沿科技研究,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人才各尽其能,更有展示舞台。一年一度“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是属于广大人才的盛会。今年大赛吸引全球1.2万余个团队参赛,较去年增长了约48%。“以前我们找项目,现在我们发出邀约后,全世界的项目纷至沓来。”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民感慨。

  金秋十月,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临港举行。上海扩大论坛溢出效应,加快建设临港顶尖科学家社区,吸引全球科学家和青年人才来沪开展科学研究——以上海为枢纽,一个顶尖科学家“朋友圈”正在形成。

  放权松绑,“这在过去不可想象”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在全国占比连续5年超过15%,近3年获得一等奖数量占全国20%以上,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5.91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

  近年来,上海人才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其动力,就源自改革。

  2023年,上海聚焦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等创新主体关注的重点环节,发布实施“放权松绑18条”,实施“预算+负面清单”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机制。同时推进向用人主体授权,在编制使用、工资总额、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事业单位更大自主权。

  “新举措让有作为的科研人员更有动力,能够沉下心来、长期付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小勤说。

  何晓文亦有同感。和许多初创企业一样,原启生物曾面临人才招聘难、流动性强的难题。但这样的情况近来已得到改善。得益于浦东新区在生物医药专业开展建立高级职称参评“直通车”,允许非公领域中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原启生物已有4位员工评上高级工程师。

  何晓文告诉记者,其中一位“90后”本科生,论资历、学历都不突出,但工作能力非常出色,申请了很多专利,“这样的人才也能评上高工,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他说,能评高级职称,人才就愿意留下来,项目进展就更快了。

  不唯“帽子”、不唯名气,给予青年科研人员充分的成长机会,也是上海一贯的坚持。在上海,基础研究类、应用研发类、科技服务类不同人才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上海大学等6家单位已开展改革试点。在三大先导产业,则推动由领军企业等牵头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创新产业人才评价机制。

  人才既要“留住”,也要“流动”,方能激荡创新“一池春水”。在今年“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上,长三角人才服务联盟成立,将促进人才项目集聚发展,打造人才工作交流、人才培育合作、人才服务创新、人才资源共享平台,不断优化长三角人才“生态圈”。通过建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长三角人才要素高效流通,推进协同创新。

  不拼重金拼环境,筑牢“引凤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是岳麓书院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描绘出一个时代人才鼎盛的局面。

  上海要打造于斯为盛、尽情驰骋的人才生态,必须筑牢“引凤巢”。市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拼重金拼环境”是上海人才工作的特色,上海始终致力于以优良的人才生态环境吸引全球人才。

  今年,上海人才政策持续“加码”:《进一步提升外国人才便利化服务的若干举措》落实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等措施,保障全球人才在沪安心安身安业;《关于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为各类人才在沪创新创业提供更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为营造更加积极、开放的创新生态,上海实施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推出人才服务“七个一”,构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人才服务拼图。

  例如,“一个码”即电子服务凭证“人才码”,实现多元化人才分类,打造智能化服务中枢;“一体系”,即线下“1+16+N”综合服务体系,以市级“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机构为核心,各地区建设区域型人才综合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全市的人才服务网络体系;“一基金”,即“海聚英才”人才基金,这是上海第一支人才基金,总规模达20亿元,重点支持“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产生的优秀人才项目,为创新驱动发展储备高增长潜力的人才和项目,助力上海产业发展。

  杨浦滨江南段水岸,一处设计时尚简约的L形建筑颇为吸睛,这就是杨浦区打造的高品质科学家社区。这里不仅提供房源,还设有人才驿站、人才会客厅、灵感花园、多功能厅、报告厅等空间,便于人才互动交流。针对人才生活刚需,上海不断优化人才安居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医疗、教育服务。

  同时,上海持续提高外国人才服务便利化水平,聚焦外国人才关心关切的关键小事及人才服务高频事项,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外国人才便利化服务的若干措施(2024版)》,对外国人才服务进行流程优化、材料简化、内容细化,改进双语和数字化服务。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周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