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雨燕(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和其指导的学生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这也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今日一早,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了关于姜萍参赛的情况说明,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结束了这场“造神”之争。舆论则纷纷转向,对姜萍及其老师发起了批评。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起学生和老师的学术作假事件,但背后其实是一场舆论的较量。一场数学竞赛被舆论吹捧成了一个造神现场——“天才少女”“中专之神”等充满希望与神化色彩的词语被安在了这个17岁少女身上。她的母校以她为骄傲,大肆宣传,媒体以她为流量焦点,而普通民众则在舆论的引导下将她视为榜样。短时间内,她从一个普通少女被推上了神坛。
然而,造神轻而易举,毁神却在瞬息之间。当组委会宣布作弊结果后,舆论立即调转了方向。这座神坛被迅速推倒,曾追捧她的民众意识到被骗。上一秒媒体还在吹捧她,下一秒便转向批判,一切就像一场戏剧,唱戏的不是姜萍,而是网友,他们在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之间随意转换。而网络舆论就像一份排戏表,安排好了每一个人的走向。
为什么舆论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当全网都在称赞时,你是否有勇气质疑?当全网都在批判时,你是否能依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一切尚未尘埃落定时,我们能否抑制住发言的冲动,不随大众、不听从舆论安排,而是遵从内心?
姜萍事件已经落幕,也许未来还会有“李萍”或“陈萍”。这样的“造神”和“毁神”随时可能上演。身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如何理性看待事件、如何正确发表自己的看法,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别让舆论牵住我们的鼻子,别让自己的思维被别人操控。做自己的主人,才是最为关键的。